首页 > 文章详细
乳山大花生质量管理措施
发布日期:2022-09-02 10:07:30
【关闭】
乳山大花生质量管理措施
为提高花生基地建设水平,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根据相关农产品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结合我地实际,特制定如下质量控制措施。
一、环境保护制度
1、建立基地保护区。不得在基地方圆5公里和上风向20公里范围内新建有污染源的工矿企业,防止工业“三废”污染。在工业和生活等污染高风险区定期监测大气、河流、水库以及地下水中工业生活污染物的含量,及时评估对建设全国绿色食品花生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影响。
2、建立环境监控应急机制及预案。通过对高风险区环境的监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合理的应急预案和防控机制,严防并杜绝环境质量遭受严重污染给建设全国绿色食品花生标准化生产基地带来严重后果。
3、在各级政府发展规划中引入农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确保工业等其它项目的实施不影响农业生产。
4、对基地农民进行培训,增强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5、推广成熟的施肥和施药技术,提高化肥和农药的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包括:
(1)在肥料的使用上,以有机肥为主,推广生物肥料,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施用长效缓释肥、平衡施肥等施肥新技术,避免过量施用氮肥。
(2)病虫害防治采用综合防治技术,严禁使用高毒、剧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推广应用生物农药。严格控制农药的用量、浓度和次数,降低农药残留量,减轻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3)推广养殖业废物的控制技术。基地内的畜禽养殖场粪水经过无害化处理后,要尽可能的加以利用,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施用的农家肥必须经过高温发酵,确保无害。
6、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逐步实现旱能浇、涝能排的农田水利化;加强基地道路建设。依托农业测试中心,加强对基地投入品、基地产品和基地环境的检验检测。利用我市创建国家生态市的经验,
进一步控制面源污染。
二、投入品管理制度
1、强化农药、肥料登记管理,实行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制,所有农资进入乳山市场必须到农安办登记备案,经检验合格,发给准入通知;彻底杜绝违禁生产资料进入市场。
2、在全市建设30处绿色农业投入品专营店,实施农资市场准入制度,规范农业生产资料销售网点,拟建立30处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资料配送中心,对全市所有农资店实行农资配送直供,所有农资店建立进销台帐,实行农资质量可追溯管理;农业主管部门将根据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要求,公布并明示基地允许使用、禁用和限用的农业投入品种类。并严格遵循以下准则:
A、农药使用准则:
(1)推荐使用获得AA级和A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认证的农药类产品。
(2)优先使用中等毒性以下的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
(3)在矿物源农药中允许使用硫制剂、铜制剂。
(4)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或具有三致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农药。
(5)如生产上实属必须,允许按照国家标准使用中等毒性以下的有机合成化学农药。
(6)每种有机合成化学农药在一种作物的生长期内只允许使用一次。
(7)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控制施药量与安全间隔期。
(8)有机合成农药在农产品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应符合国家标准
(9)严格禁止基因工程品种(产品)及制剂的使用
B、肥料使用准则:
(1)推荐使用获得AA级和A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认证的肥料类产品。
(2)允许使用农家肥料。包括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肥、泥肥、饼肥等。农家肥料一般作为基肥使用,人畜粪尿及沼气液、沼气渣可用作追肥,但均须充分腐熟。
(3)以有机肥为主,实行测土配方施用化学肥料,但禁止使用硝态氮肥。无机氮与有机氮之比不超过1:1,最后一次追肥必须在收获前20天进行。
(4)推广应用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可用于拌种,也可作基肥和追肥使用。叶面肥料在作物生长期内,可以喷施二次或三次。最后一次追肥必须在收获前20天进行。
(5)各地可因地制宜采用秸杆还田、过腹还田、直接翻压还田、覆盖还田等形式,还允许用少量氮素化肥调节碳氮化。
3、基地办要会同执法部门,加强生产资料市场的监管力度,定期和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严厉查处假冒伪劣及销售违禁农业投入品的不法行为。
三、技术指导和推广制度
1、建设技术指导和推广体系
依托市农技站、植保站、土肥站,各镇农技站,各村农民技术员,组建基地建设技术指导和推广体系。实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农业科研单位、有关院校以及行业协会、农民技术人员相结合的推广体系,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研成果,提高基地建设的科技含量。
2、制定标准
根据国家绿色食品标准结合出口要求和乳山市实际情况,组织农技、植保、土肥、绿色食品等专业技术人员,制定“绿色食品花生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绿色食品花生标准化生产农药、肥料、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准则”等技术标准。
3、宣传培训
市农业局在花生播种前,组织农技、植保、土肥、绿色食品等专业技术人员分赴各镇村进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花生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绿色食品花生标准化生产农药、肥料、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准则”等技术标准的培训,将培训的重点放在生产资料的使用上。在标准化知识培训的基础上,把“绿色食品花生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发放到每个基地村,在村公开栏中张贴,使绿色食品花生标准化生产知识家喻户晓。
4、技术指导
绿色食品花生标准化生产的主体是千家万户的农民。在把“绿
色食品花生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发放到农民手中和搞好技术培训的基础上,结合农时季节和农事环节,组织市、镇农业技术人员指导农户生产,并根据需要采取电视讲座、印发明白纸、现场培训等方式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5、生产投入品管理。农业主管部门,将实行农业投入品公告制度,明示基地内允许使用、禁用或限用的农业投入品目录;实行农资市场准入制度;规范农业生产资料销售网点,建立30处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资料配送中心,对全市所有农资店实行配送直供,各农资店建立进销货台帐,实行农资质量可追溯管理。执法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对生产资料市场进行巡回检查,严格查处假冒伪劣和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肥料、农药、除草剂和种子,对生产资料市场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6、产业化经营体系
充分发挥花生加工出口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主导作用。花生加工企业都要参与基地建设,与所在的基地村或农户签订“花生购销合同”,并且实行保护价收购,优质优价。要在绿色食品花生标准化生产过程中,探索和理顺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关系,使之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四、监督管理制度
农业技术人员和基地农户负责田间生产管理记录、收获记录、仓储记录、交售记录和绿色食品花生生产者使用手册的填写,各镇区或花生加工企业负责基地农户清单、基地汇总表的汇总填写,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负责基地生产档案记录的管理。
依托山东省农业环境质量监测中心对基地农业生态环境进行质量监测,依托山东省农副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乳山)对花生产品质量进行检测,依托乳山市土壤化验室对基地土壤进行化验,实行测土配方施肥。逐步建立完善的检验检测体系。
下一篇文章:乳山大花生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